2016年2月10日星期三

《第三次浪潮》读书笔记

《第三次浪潮》成书于1980年,是国内研究“未来学”的学者引入的一本书,由三联书店出版。若是放到今天,单看到“未来学”这三个字我们就有冲动把这本书跟“民科”、“伪科”联系到一起了。别紧张,80年代初是个头顶锅盖就可以百花齐放的时期,那时候求知欲比现在要纯粹一些,没有素质分,也鲜有阶层品味。
这是一本介绍世界发展趋势的书,你要是读过或者听某些大v说自己读过kk的作品,那么这本书跟他们内容主旨差不多。如果说《1984》(不是《1Q84》)代表了对未来极权社会的妄想而《美丽新世界》与《娱乐至死》描述了对未来极端自由社会的妄想,那么这本书偏科幻的东西会少,因为书里很多东西已经在今天具现化了。
最近各处都涌现着对未来的迷茫,不分收入水平,也不分知识多寡,都知道现状不是最好,但往哪走却一头雾水,毕竟生活幸福对个人很难量化。花总说“大家都在逃离现状,这是所有纠结的来源”。没错,有钱有知识相比会生活有企望都算好办的。例如你知道供仁波切很假,供的人也知道,但心安。又或者,你知道更好的?(罗胖好像认为我们会认为他知道更好的)我不知道,我也不供,但细想这个状况会不会发生过?从历史中又能否找到点参考?有这些疑问,读这么本书倒也颇有乐趣。
要谈趋势,没有钻石教授动辄千年万年的第三类黑猩猩的考证是不足为信的,又或者你学下皮凯蒂,搞个简单的资本回报率与经济增长率不平等的公式,也是很容易让人接受的。那么在这本书从名字里你就体会到了,怎么不得有个第一次跟第二次浪潮啊,没错,慢慢看下这个世界观。
第一次浪潮是农业社会的兴起,历时千年,社会基本单位从群落走向大家庭,动力是活的,例如人力蓄力或木材,受运动范围所限,统治多依赖道德,生产者消费者是统一的。关于农业社会的描述其实并无新意。
第二次浪潮是工业社会的兴起,历时三百年,特征是采用不可再生的燃料(作者把核能考虑进去了)作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技术突飞猛进并伴有大规模的销售系统。社会单元缩小为方便流动的小家庭;文化传承模式从家庭教师转变为工厂化群体教育已满足工业生产中的守时,服从,死记硬背与重复;公司,特别是有限责任公司制度方便了投资;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音乐,报纸,广播,电视,电影都体现了工厂标准化生产与消费的特征。这点是很有意思的,我们平时都是割裂的去看艺术与工业生产,其实艺术品本身的生产过程也逃离不了工业社会的,哪怕是批判工业社会的。
另一个现象是生产与消费的割裂,不论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都存在,影响了人们生活方方面面。因为割裂的存在,就存在市场,而市场讲究契约,用作者的话就是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家庭血缘、爱情、友谊、乡亲和社会关系,统统受到商业性个人利益的玷污与腐蚀。
就连婚姻都要用婚约来表达。人性也出现了分裂,作为生产者被教育安分守己听纪律,成为螺丝钉;而作为消费者又要讲享受追求个人自由安逸。两性关系也出现了分工,作为社会的生产单位生养孩子传授文化,男性走出去,女性主妇化。女性在工业化社会总是收到长期压迫的,如果看看今天我们的社会,经济增长后其实出现了很多全职太太去掌管家务,这种男主外女主内的现实背后有工业化分工引发的性别歧视做背景。
工业化文明的原则就是标准化、专业化、同步化、集中化、好大狂与极权化。为了更多的利润,时间被量化评价,我们有了“黄金时间”(变相固定每个人的娱乐时间段以提高效率),守时变得重要,中央集权成为所有大企业乃至国家的体制。这点倒不假,也许国家是民主的,但领导是四处存在并等着巴结的。有意思的是,所有工业化国家的统治层都不是一个人说了算,而是技术专家与官僚阶层,他们代表了各方利益,统治层不依赖他们单干基本是死的妥妥的。为此,工业文明也创造了代议制,有了层层选举与投票。工业文明社会中的人会感到自己是民主的,但集中后体现的往往是专家与官僚的意志,因为选举不会天天有而天天进行决策的总是这些专家与官僚。这一点不论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都一样,梦幻泡影。所谓的国际化与民族国家也差不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背后也是工业集中化需求的体现,而国际化其实是帝国主义为了便宜原料与商品倾销做出的举措,先富剥削后来人,这点苏联的经济互助委员会跟西方的世界货币组织没有本质上的功能区别,当然,要包装下别让名义选民看出来。
工业文明也有三个信念做支持,第一是战胜自然,第二是社会进化论,第三是战胜自然与社会进化促进了社会进步。这三个信念是所有工业化标准人的努力方向:战胜自然,战胜同类,达到幸福巅峰。因此其时空观也做了配合:
任何工业化地区的人,在外方人眼中都是“时间迷”,常常在紧张地看表
在农业社会里,时间是大致的,周而复始,循环不已,而工业社会是线性的,一定要是进步的,不能停止。空间上地球变成了村,但实际上人口更集中化了,分类也更加细致了。这样的时空观下,人们只能依赖标准化来进行交流与生存时空的构建,建筑风格单一笔直,崇尚简洁。其实看看中国大城市的发展你会发现,类似的东西早就客观存在于你的周围,百度的狼性,地方投资的狂热,无不是工业社会这个体制生命力的体现。
到此,我们看到了第二次浪潮的特征,大概也就体会到了其中的危机:盲目征服自然的生态危机、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这个其实多虑)以及最重要的社会人的自我认识危机。前两个是显然的,个人的自我认识危机的提出是很具有前瞻性的。我们看到工业化自身的生命力与生存逻辑,随波逐流会丧失个性,而个性的诉求产生孤独,人们开始回归农业社会的一些思考模式,例如神秘主义社团,或者单纯的厌倦今天,放纵今天,诉求明日的改变。也许你意识到了,这本书在作者的视角下对社会性迷茫给出了一个解释框架,说白了就是工业化负责。那么如何应对?第三次浪潮。我再次强调下这本书是80年的,但人们遇到的问题似乎没有太大变化,时至今日,我们的主流发展思维依旧是在工业化浪潮之中,就是酱紫。
第三次浪潮究竟是什么样?按照作者的时间线,我们已经处于工业化与第三次浪潮的对决之中。首先是思想上的,综合方法的理念在兴起而分析还原思路依旧强大。我们越来越需要更多更大尺度或独特的视角去看待世界,揭示联系。很多人容易看到更大,而更多可能是更重要的,社会科学很难如自然科学般达成共识,只信任采纳一种理论是盲目的,接受不同观念并思考才是有效的,但也是最难的。
第三次浪潮要求能源可再生利用,资源可以集中生产,也可以分散生产,减少浪费。这就对技术产生了较高的要求,现实一直处于拉锯战。而信息技术、宇航、海洋还有生命科学领域的技术发展则根源上促进了第三次浪潮的形成,简单说就是技术要符合伦理而不是反过来。这里也不好说,按前面的教训,伦理倒是有时候会凑合技术,这点在kk的书里也有体现。
非群体化也是作者认为第三次浪潮的特点,翻译成现在的语言就是社交网络,信息在网络里去中心化的流动而不是采用集中广播的方式,得出这个特点作者的现实依据是无线电台,今天的话就是互联网。这种信息流根本上维护并提供了多元文化,并依赖其生存,这点可以参考《长尾理论》。
另一个是特点是人工智能,这点注定改变人的思考与生活习惯,而且人工智能也注定有自己的进化方式。这点这两年我们都体会到了,例如深度学习,我们已经不知道计算机是显性如何给出答案了,我们提供的是算法模型,而细节,乃至计算过程中是否产生意识,我们都不得而知。学会与人工智能相处可能是第三次浪潮给出的一个任务。
个性化模块化的生产也是一个趋势,标准生产的产品可以满足基本需求,但无法提供个人发挥空间,所以产品需求会走向个性化,而满足这个需求的生产方式只能是模块化的生产方式。说白了程序员最早会体会到这一点,功能封装或者面向对象编程都是这类思维的体现。伴随而生的另一个问题是自动化智能化的个性程序可能直接将很多职业消灭掉,例如秘书或办公室白领,或者说,他们要能展示出智能机器所不能做的事。甚至工作场所也不再固定,可以在花园里,也可以在家里。这是人性化生产的过程,却也是自动化生产的时代,人力可得到进一步的解放。
再看社会运转的基本单位——家庭。家庭从家族脱离后并不能持续几代。智能化技术会进一步解构家庭,工业时代可能要夫妻俩互助才能生存,今天一个人可能就会活的很好,维系家庭的经济学基础在退却,感情或者纯粹的爱情在上位。别高兴,多数人都会因信息的充分流动而提高择偶标准或使用多元化标准或放弃择偶。这是一个博弈,看数据的话非家庭生活方式在急速上升,到这本书成书时满足丈夫工作妻子管家并有两个孩子的家庭只能占到美国总人口的7%,成了少数派。但配合家庭化生产过程的话,有更多时间的小家庭可能更加幸福。此外,多元化的生活方式正在默默流行,我们今天也看到了LGBT运动,丁克家庭的如火如荼,无他,趋势而已。
再看看公司,毫无疑问,大公司特别是跨国公司会出现一些危机。公司会越来越像政府,尽量满足自己的社会责任与员工福利而不是定位明确的生产单元。同时,层级化的管理模式所固有的官僚气氛会被更加平等的多元领导模式所替代。我猜测这里说到的多元领导模式是同人于野提到的合弄制。以问题为中心组织配置人员,解决问题后解散,一个人可以同属多个项目,不同项目组定位不用清晰,解决问题就ok。集权分散都是手段,解决问题是根本目的。民族国家也会因此开始崩溃,因为公司如果像政府,那政府的作用就削弱或被劫持了,但问题没那么简单,宗教可能会再次兴起,画地为牢。
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分裂可能要在第三次浪潮中符合。这不是回到农业社会,这是个人价值的重新回归,技术进步会不断给人们更多时间去从事个人兴趣或者专注生活。从衣食住行开始,人们可能会喜欢自己动手了,当然,产销合一不是指市场作用要消失,相反,市场可能会在另一层次起作用。这里我感觉作者想得有点过了,电子商务等方式在不断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产销合一会因信息参与交易而变得复杂,主要看群体的意愿,而这个东西在这个随机状况下很难预测。但有个观点我是同意的:失业率也许对选民很敏感,但失业这个概念将伴随产销合一而消逝,无业不代表无法生存,这也是个选择。
思想领域也必然走向多元化。技术进步与物质生活的丰腴是工业化的唯一标准,但不久之后人们就会痛恨并批判这种唯利是图弱肉强食的生存哲学。回归传统,沉溺享乐还是另辟蹊径,无人知晓,人各有志。个人会去找到自己的集体,在集体里过理想的生活,不去想,不去问。我无意评价,但这不算个好信号。
工业化不再成为所有国家消除贫困的必然发展之路。而且,当时的发达国家也深受工业化之害,作者提出一个模式:甘地加卫星。在农村倡导低成本,低技术,低能耗的生活方式来缓释工业化的问题,在城市研发高技术解决长远要面对的问题。我不认为这是个好想法,你无法让一部分人安贫乐道地成为产销者而让另一部分人享受技术福利,这需要教育、宣传与实打实的鼓励。
未来人会有什么性格呢?作者认为
对长辈不那么顺从,对消费不那么计较,对享乐不那么沉溺。
我只能说前两条比较准,对后一条呵呵了。作者期望未来的生产者敢于负责,懂得团队生活,承担任务,随机应变,有个性。我觉得这些标准始终属于圣人道,不能拿来要求每一个人。但如果没有培养这样人的意识,这个社会不会太好。
那么政治呢?作者认为国家的决策压力会因多元化社会不断提高而失灵。说白了就是你问我对不对,我也不知道啊。法律或规则制定赶不上形势变化,赶上了也白搭,没人读的完,决策可能乱来。所谓的极权效率高在海量信息与新问题的轰炸下失效,过去的代议制度也不能很好传达政治诉求。总之政治需要新思路,需要能够反映各种诉求,决策权分工以及半直接民主,这些都需要技术(互联网已经满足这个了)。可能每个人的决策压力会不断上升了,其平衡的是自己对命运的把握度。
总之,在这本书里,阿尔温∙托夫勒给我们描述了一副又一副的场景与画卷。看上去很陌生,但其实都在你我身边发生。不是看不明白,实在是变化太快。我们的物种进化速度赶不上技术进化速度,但退回原始生活方式或沉溺欲望也是不负责任的。我很欣赏作者在书前部提到的一个观点:
…而更多的是老练的人,他们用调查统计,计算机资料数据和预测学者的术语乔装…认为世界是第二次浪潮工业化的在这个星球上的延伸…
也许不存在作者所谓的第三次浪潮,但问题存在下确实需要改变现状,在这一点上不能保守。预测是基于经验数据的,但解决新问题需要的是创新与异常值,这毋庸置疑。
最后用《扯经》里的一段来结束这篇书评:
“师父,我觉得,人生在世,归根结底靠的就是三样,随大流、碰运气、勤奋,占上两样就能过得不错” 
“澈丹,为师让你学佛法,让你修觉悟,让你证无上正等正觉,你怎么竟总结这种庸俗哲学、处事智慧?你有个僧人样儿行么?” 
“你不也老说吗?” 
“我已经老了,你跟我比什么?” 
“师父,我错了,我晚上就修觉悟,你先说我说的有没有道理嘛,人活着是不是就靠随大流、碰运气和勤奋?” 
“嗯,是,这三样你占哪个啊?” 
“……我占一个心态好。”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